核心提示:
地方稅收返還政策早在2000年已經被國務院叫停,然而河南省郟縣縣政府依然通過地方文件或者政府合同等形式,對企業進行稅收返還,通過縣財政支出數千萬元,財政預算報告不顯示,并且不向社會公眾公示,數千萬元流向引起公眾質疑。
政府:稅收返還三年一千多萬元
近期,本網工作人員接到爆料稱,郟縣縣政府、財政局以稅收返款名義違規違法給圣光集團圣光醫藥制品達到一千多萬元。
爆料人提供的資料顯示,依據郟縣縣長辦公會[2010]12號紀要,從2010年1月至2014年底共計5年的時間內,按圣光醫藥制品有限公司繳納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土地使用稅、城建稅、房產稅、印花稅地方留成部分的80%返給企業。
郟縣人民政府返還給圣光醫藥制品有限公司稅收2010年度329.80萬元、2011年度366.30萬元、2012年度851.1萬元。
此外,郟縣政府還與圣光集團簽訂協議,從2012年開始連續7年,按河南圣光集團醫藥物流有限公司繳稅收地方留成部分的70%返給企業。
財政部:稅收返還叫停多年 違者將被追責
早在2000年1月11日,國務院頒發國發〔2000〕2號《國務院關于糾正地方自行制定稅收先征后返政策的通知》明確指出,先征后返政策作為減免稅收的一種形式,審批權限屬于國務院,各級地方人民政府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稅收先征后返政策。對于需要國家財政扶持的領域,原則上應通過財政支出渠道安排資金。如確需通過稅收先征后返政策予以扶持的,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向國務院財政部門提出申請,報國務院批準后才能實施。
同時強調,各地區自行制定的稅收先征后返政策,從2000年1月1日起一律停止執行。
2009年1月19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堅決制止越權減免稅 加強依法治稅工作的通知》財稅[2009]1號進一步指出,一些地區仍存在越權減免稅或先征后返等變相減免稅問題。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區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名,違反國家財稅法律規定,擅自出臺減免稅、緩繳稅和豁免欠稅,或返還已繳納的稅收等政策,這種做法破壞了稅制的規范、統一,擾亂了正常的財稅秩序。
《通知》還指出,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對本地區越權減免稅、稅收先征后返等變相減免稅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和清理,凡違反國家財稅規定和超越稅收管理權限的,要立即糾正,凡拒不糾正或繼續出臺新的越權減免稅、緩繳稅、豁免欠稅以及采取稅收先征后返等變相減免稅的,要根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等財稅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揭底:為招商惡性競爭無底線
2011年3月1日,安陽市政府發布新聞稱,2月25日至26日,圣光投資集團董事長周運杰一行蒞臨我市,就圣光投資集團醫藥產業園項目的相關事宜進行洽談。市委書記張廣智等領導親切會見了周運杰一行。
26日,圣光投資集團與湯陰縣就醫藥產業園項目進行洽談,并簽訂合作投資意向書。圣光投資集團計劃在湯陰興建圣光投資集團醫藥產業園項目,項目總投資10億元,占地面積500畝,年銷售收入20億元,利稅1.5億元,可安排6000人就業。其中,投資2億元的醫藥商業物流項目計劃于2011年4月開工建設,2011年10月投入運營;投資8億元以上的醫療器械孵化園將于2011年6月開工建設,2012年年底前建成投產。
然而,圣光投資集團最終沒有落戶湯陰,而是選擇了郟縣。郟縣政府在評價圣光集團落戶郟縣時自豪地宣稱,圣光集團落戶郟縣,是該縣加大招商選資力度、實施招大引強結出的碩果。
湯陰縣有關部門至今仍對圣光投資集團沒有落戶湯陰而耿耿于懷。他們說,并不是郟縣的投資環境比湯陰的好,而是郟縣更敢于違反國家政策以稅收返還換取圣光投資集團落戶。(消費日報責任編輯:青松)
| ||||
Copyright @ 2001-2013 www.damingfuz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健康網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未經書面授權,轉載注明出處
未經中國健康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