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社會兒童福利院設置的“嬰兒安全島”12月10日啟用以來,幾乎每天都收到棄嬰,最近更是有外地人看到相關報道后,開車把孩子送過來。本是為保障棄嬰生命設立的“安全島”,卻“帶”來了更多的棄嬰,成為事實上的“棄嬰島”,福利機構陷入倫理與現實悖離的尷尬。
此前石家莊、西安等地設置棄嬰島時,也曾面臨與南京社會兒童福利院同樣的尷尬,認為棄嬰島客觀上對棄嬰行為形成了變相鼓勵。相反的看法是,棄嬰大多是殘障者或患有嚴重疾病,否則其父母不會輕易遺棄。在設置棄嬰島之前,棄嬰行為比較分散,有了棄嬰島之后,許多棄嬰被集中到一個地方來,給人造成棄嬰數量驟增的感覺。在社會上棄嬰行為難以禁絕的現實情境中,不妨暫時擱置兩種看法間的爭議,承認設置棄嬰島有助于在棄嬰行為已經發生的情況下,為被棄嬰兒提供相應的安全保障,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如何有效遏制棄嬰行為,讓棄嬰島走出尷尬。
設置嬰兒島后面臨的尷尬,首先表現為棄嬰數量增多,而福利機構的設施、人員、經費等都相對不足,難以承擔撫養成本。這需要公共財政加大對福利機構的投入。無論是以前棄嬰行為比較分散,人們將發現的棄嬰送到福利機構,還是現在嬰兒父母將孩子送到棄嬰島,福利機構都有責任對棄嬰提供撫養服務,公共財政也都有責任保障福利機構的正常運行。
其次,對棄嬰行為要依法懲處。我國法律規定,父母應對孩子承擔監護職責與撫養義務,遺棄嬰兒、兒童均為違法行為,嚴重者須追究刑責。政府職能部門和司法機關依法懲處棄嬰行為,與福利機構設置棄嬰島接收被棄嬰兒,兩者之間不構成沖突。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職能部門和司法機關不能要求福利機構予以“配合”,與之搞“聯合執法”,也不能要求福利機構提供棄嬰者的信息,更不能派員到棄嬰島設防布控,搞“陷阱執法”。在一些發達國家,對棄嬰情節嚴重者予以嚴懲,對把嬰兒送至棄嬰島的父母則有所寬宥,并設有一定時間的緩沖期,允許棄嬰后自責、后悔的人領回自己的孩子,這值得我們借鑒。
從長遠計,需要從夯實醫保社保、強制婚檢等制度環節入手,一方面加強對家庭撫養殘障、重疾兒童的國家保障支持,減輕普通家庭撫養殘障、嚴重疾病兒童的物質負擔,弱化他們的棄嬰動機;另一方面,應推行全民強制免費婚檢,把好優生優育關口,降低殘障、重疾嬰兒出生率,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普法教育。只有從源頭上遏制和減少棄嬰行為,各地棄嬰島接收的棄嬰才會越來越少,最終才能走出尷尬困局。
| ||||
Copyright @ 2001-2013 www.damingfuz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健康網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未經書面授權,轉載注明出處
未經中國健康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