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臺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舉報
文/資深醫療媒體人 子琳(微信公眾號:子琳為您讀健康)
指導專家:北京醫院藥劑科主管藥師 陳頔
都說嘴巴和腸胃是一對“冤家”,嘴巴這家伙就好吃,而腸胃卻總對它說悠著點兒,俺們不是啥都能接受的了。今天咱們就說說消化的問題。
消化不良除了胃脹之外,最難受的莫過于反酸了。我們經常在藥盒上能看到“XX拉唑”,這就是最常用的抑酸藥“拉唑”類藥物。
一片小小的拉唑腸溶片在體內的“驚險”之旅
您知道嗎?拉唑類藥物分為兩種類型:腸溶片和普通片劑。陳頔藥師說,拉唑類腸溶片相比之下,能夠增加吸收、減少不良反應。現在應用的更多一些。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問題:“明明是胃藥,又不是治腸子的,為啥叫腸溶片?莫非不通過胃消化而是通過腸子消化?”
這類藥物有些特殊。雖然是治胃的藥,但是“拉唑”類腸溶藥物其實是通過胃壁細胞發揮作用,而不是在胃的內部。我們平時看到的小藥片到了腸胃里是怎么消化起效的?
胃壁有一定的厚度,共分五層(如上圖)。自內向外依次為黏膜層、黏膜下層、粘膜肌層、肌層和漿膜層。然而想要讓藥物順利通過胃壁的厚度到達胃壁細胞,需要一個過程。于是一片小小的腸溶片在我們體內,就開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第一站先到達胃部,第二站到達小腸,經過血液循環到達最后一站——胃壁細胞。
因為拉唑類藥物也叫質子泵抑制劑,是一種堿性藥物,而我們的胃里是酸性環境,無時無刻都會產生胃酸,所以還沒等藥物發揮作用,成分早就被破壞啦。也正因為看到了拉唑類藥物的特殊成分,于是聰明的制藥科研人員就研制出了腸溶片,給這類藥物穿了一層“酸性的外衣”,保證藥物進入胃里不被溶解。而我們的腸道內又是堿性環境,所以藥物到達腸子后,就會崩解,在通過血液循環最后到達我們的胃壁,由此產生助消化的作用。正是因為這個機理,拉唑類藥物應空腹服用。
“拉唑”類藥物并非人人都適合
陳頔藥師特別提醒,一些人群在選擇“拉唑”類藥物時需要謹慎。比如服用氯吡格雷的人群。氯吡格雷是心血管病常用藥,“拉唑”類藥物與氯吡格雷兩種藥物存在相互作用。氯吡格雷通過代謝產生活性,而拉唑類藥物可能會抑制氯吡格雷的代謝過程,等于說如果同時服用這兩種藥物等于沒吃,作用相抵了。服用氯吡格雷的人群可選擇其它非“拉唑”類藥物來抑制胃酸。
陳頔藥師提醒:長期胃酸、胃脹,應到醫院消化科進行檢查。
止瀉藥不能隨便吃
拉肚子也是節日里容易出現的問題。陳頔藥師說,一天大便糞質稀薄、水分增加的癥狀超過三次,就屬于腹瀉。這個時候不建議您自行用止瀉藥,而是建議您到醫院進行血常規和便常規的檢查。這是因為腹瀉分為細菌性和腸道菌群失調兩種類型。造成的原因不同,治療辦法完全不同。
細菌性腹瀉不但不能用止瀉藥,反而要將腸道內的“細菌、毒素”排干凈,同時遵醫囑配合抗生素治療。用止瀉藥反倒會抑制細菌的排出。但腸道菌群失調型的腹瀉,則需要用止瀉藥控制病情。
陳頔藥師提示:一天內腹瀉超過三次,就要到醫院進行血常規、便常規檢查,確定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癥用藥。
| ||||
Copyright @ 2001-2013 www.damingfuz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健康網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未經書面授權,轉載注明出處
未經中國健康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