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臺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舉報
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高度的競爭和過度的工作量,不僅造成人的壓力過大、精神緊張,導致人生理上的疲勞,也容易導致心理上的緊張和疲勞。
網(wǎng)友A
“不知道怎么了,最近感到非常疲憊,對什么都不敢興趣。其實工作沒有那么忙,但就是覺得渾身沒力氣。老公見我懨懨的,讓我上醫(yī)院看,一切正常。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真是不喜歡這種狀態(tài)。”
絕大多數(shù)疲勞,很多都是由于心理的影響。
疲勞,不僅僅是身體和體力的透支。一般來說,心理疲勞比生理疲勞更為復雜,也更難以恢復。心理疲勞同生理疲勞一樣,本身是一種阻遏性機制,迫使機體進入休息狀態(tài),從而避免受到繼續(xù)傷害,對機體起著一定的保護作用。
但如果此時人們未能正視這一點,不及時采取措施緩解疲勞,而任其一再發(fā)展下去,過度的心理疲勞便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成為各種生理、心理疾病的致病因素。因此,對心理疲勞不可忽視,一旦由于心理壓力大而自我感到疲勞不堪時,必須進行積極的心理調(diào)適和治療。
#FormatImgID_1#
在日常生活防止和解除心理疲勞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注意勞逸結合
工作要合理安排時間和輕重緩急,生活要有規(guī)律,重視積極性休息,適時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如跑步、游泳、打球和步行等,以提高機體的活力、精力和人體在應付復雜枯燥工作時的適應能力,從而避免因從事的活動過于單一而產(chǎn)生單調(diào)、消極的心境。同時,每天盡可能保證7~8小時的睡眠,這對消除疲勞有明顯的效果。
培養(yǎng)對所從事工作的興趣
興趣的產(chǎn)生與大腦皮層上的興奮點相聯(lián)系,對從事感興趣的工作不易疲倦,而對從事沒興趣的工作易于疲勞。在工作中,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對本職工作和一些科目不感興趣,也不必緊張、憂慮而形成思想負擔,可想辦法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
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人際環(huán)境
努力和親友、同事等處好關系。經(jīng)驗表明,當人生活在融洽、快樂的氣氛中,更能有愉快的心境、開朗的性格、健康的身心,才不易產(chǎn)生疲勞,即使感到疲勞也容易很快消除。
敢于接納和放松
嘗試了解自己:我是個什么樣的人?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敢于接納和放松,去做一些看起來沒有意義但你卻能夠享受其中的事情;不管事情進行到什么程度,該休息就得休息;敢于對一些人和事說不,反思自己是否為了討好某人或害怕關系的破裂而承擔了一些不該承擔的東西······
當我們不斷碰觸自己真實的樣子,把很多障礙移除,本來就在我們身上的活力和情感,自然就開始流動。當我們越來越放松,不構成存在性疲憊,也不構成心理學上的疲憊,人會更輕松,更從容哦。
| ||||
Copyright @ 2001-2013 www.damingfuz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健康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nèi)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未經(jīng)書面授權,轉(zhuǎn)載注明出處
未經(jīng)中國健康網(wǎng)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違者依法必究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供稿服務 | 版權聲明 | 友情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