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認為冬天才是燒燙傷的高發季,其實夏天的燙燒傷患者往往比冬天更多,尤其兒童被燙燒傷更是屢見不鮮。熱水瓶爆破或被打翻,沖開水時彼此相撞,孩子在廚房里玩耍導致沸水燙傷,或孩子在洗澡時誤入未降溫的熱水浴盆等,都會造成燙燒傷的發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北部院區燒傷科主任俞為榮指出,該院夏季燒燙傷門診量相較冬季增加了五成。但不少人遇到燒燙傷第一反應卻是自行涂抹牙膏、碘酒、紫藥水等,其實正確的急救措施應是“沖脫裹送”。
俞為榮主任介紹,夏季是燒燙傷的高發季節,其主要原因為:高溫干燥是各種意外火災的誘因,高溫下各種易燃物(油、氣、化纖,當然也包括各位的汽車)易發生自燃;強烈的紫外線不僅是皮膚的“殺豬刀”,更是導致各種日曬傷(一種特殊燒傷類型)的直接誘因,不過這在海邊或是高原上更為常見;夏季接觸高溫物體的機會增多,洗澡水、各種稀飯及消暑湯也是導致燙傷的主要致傷物;天氣炎熱,人們衣著較少,皮膚外露較多,一旦與熱源接觸更是“直接到肉”;天熱睡眠不良,注意力不集中,心煩氣躁,情緒不佳也是各種差錯意外的誘因。
除了小的皮膚紅斑、疼痛較輕的燒燙傷,可在家觀察處理外,其他的燒燙傷建議到醫院專科診治。如果不慎被熱水燙傷,火焰燒傷,應做到“沖脫裹送”。首先是“沖”:即用流動的水沖洗15分鐘以上,好處是減少熱力向皮膚深處的滲透;其次是“脫”:邊沖邊用輕柔的動作脫掉燙傷者的外衣,如果衣服粘住皮肉,不能強扯,可以用剪刀剪開,假如不將衣服脫掉,衣服上的熱度就得不到散發而會繼續作用于創面,從而加重病情;然后“裹”:用不脫色的濕冷干凈毛巾等覆蓋燙傷處;最后“送”:盡快送醫院燒傷科急診。
有人疑惑用自來水沖洗是否會讓傷口細菌感染?對此,俞主任解釋,自來水中雖有細菌但量并不大,短期接觸一般不會造成細菌感染。其次,人體本身具有免疫能力,出現傷口后,人體白細胞會聚集在傷口,這對抵抗感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許多人所認為的“燒燙傷可涂抹牙膏、碘酒、紫藥水”的做法,其實并不科學。俞為榮主任表示,牙膏,尤其是中草藥牙膏雖標有清熱消毒等作用,但其可能內含去污劑,涂抹傷口可刺激傷口。此外,碘酒對皮膚的刺激性也較大,可能加重損傷;紫藥水可致皮膚顏色加深,會影響醫護人員的判斷和緊急處理。在治療燒燙傷上,俞為榮介紹,除常規治療外,目前還可以進行光治療。利用陽光中的紅光可治療難治性傷口;藍光可殺滅頑固性細菌。(葉雪菲)
| ||||
Copyright @ 2001-2013 www.damingfuz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健康網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未經書面授權,轉載注明出處
未經中國健康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依法必究